一、專業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護理(3+3)
招生對象:應屆初中畢業生
學制:“3+3”六年制學歷:大專
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培養學生熱愛護理專業,具有專業價值觀和行為;在工作中體現人道主義精神,愛傷觀念和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工作責任感和專業使命感;能夠遵守法令、法規、護理職業道德規范和倫理要求;能夠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衛生保健等護理工作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三、職業(崗位)面向
畢業生的去向主要是對口升入長春醫學高等??茖W校、白城醫學高等??茖W校護理專業。
學生大專畢業后能適應護理人員的各個崗位群:病房護士、門診護士、急診護士、手術室護士、供應室護士、社區護士及其他護理人員等護理和衛生服務工作。
四、綜合素質及職業能力
1.培養規格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人文社會科學、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及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及溝通能力,具有一定的評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具備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預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畢業生應具有的專業知識、職業能力、綜合素質
(1)知識要求
①掌握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及有關法律法規。
②掌握護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③掌握急性、慢性和重癥病人的護理原則、操作技術及??谱o理和監護技能。
④掌握促進健康及預防疾病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⑤掌握一門外語。
(2)能力要求
①具有能應用護理程序對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②具有能向個人、家庭、社區提供健康宣傳教育的能力。
③具有初步的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和護理科研能力。
④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⑤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一定的評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3)素質要求
①具有易被服務對象接受的儀表和形象。
②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護理技能。
③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做到同感共情。
④具有人際溝通技巧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五、轉段升學要求
按照《吉林省高等專業學校學籍管理規定》及《舒蘭市職業高級中學校學籍管理規定》要求,本專業學生達到如下標準可順利轉段升學。
1.具有良好繼續升學深造的愿望和基本素質;符合學校規定的德育和體育標準;思想品德考核合格。
2.能夠順利地完成中職3年的學習任務,掌握一定的護理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通過本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教學環節,完成教學計劃規定學分,各門課程考核成績合格(含補考和重修合格)。
3.轉段考試在省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由主管部門、銜接試點院校組織實施。轉段考試報名工作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由省級招生部門和銜接試點院校具體實施。
4.考試內容包括文化基礎知識考試和職業技能測試兩部分,文化基礎知識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40%,職業技能測試成績占總成績的60%,加權綜合得分達到總成績的60%(含)以上,取得銜接后段院校入學資格。
5.轉段考試不合格的學生由所在學校推薦就業,符合畢業要求的頒發相應教育階段的畢業證書。轉段考試合格但堅決不升學的學生,由所在學校頒發相應教育階段畢業證書。
六、課程結構與設置
主要開展公共社科模塊、英語加強模塊、醫學基礎模塊、人文素質模塊、綜合技術模塊等課程。
七、課程教學計劃安排
附表 護理專業中職階段必修課程教學進程表
模 塊 | 序 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數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按學年及學期分配 | ||||||||||
總學時 | 理論 | 實驗 | 實訓 | 考 試 | 考 查 | 一學年 | 二學年 | 三學年 |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礎課程 | 1 | 軍事訓練 | 24 | 0 | 0 | 24 | 1 | √ | 24 | |||||||
2 | 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將康 | 36 | 36 | 0 | 0 | 2 | √ | 36 | ||||||||
3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36 | 36 | 0 | 0 | 2 | √ | 36 | ||||||||
4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36 | 36 | 0 | 0 | 2 | √ | 36 | ||||||||
5 | 哲學與人生 | 36 | 36 | 0 | 0 | 2 | √ | 36 | ||||||||
6 | 政治 | 36 | 36 | 0 | 0 | 2 | √ | 36 | ||||||||
7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36 | 0 | 36 | 0 | 2 | √ | 36 | ||||||||
8 | 英語 | 278 | 188 | 0 | 0 | 10 | √ | 54 | 54 | 54 | 54 | 54 | 8 | |||
9 | 數學 | 278 | 188 | 0 | 0 | 10 | √ | 54 | 54 | 54 | 54 | 54 | 8 | |||
10 | 語文 | 278 | 188 | 0 | 0 | 10 | √ | 54 | 54 | 54 | 54 | 54 | 8 | |||
11 | 體育 | 216 | 0 | 0 | 216 | 12 | √ | 36 | 36 | 36 | 36 | 36 | 36 | |||
12 | 形體 | 126 | 12 | 0 | 114 | 7 | √ | 18 | 18 | 18 | 18 | 18 | 36 | |||
專業基礎課程 | 13 | 正常人體學基礎* | 152 | 120 | 32 | 0 | 8 | √ | 180 | |||||||
14 | 病理學* | 72 | 72 | 0 | 0 | 4 | √ | 72 | ||||||||
15 | 普通化學 | 72 | 52 | 20 | 0 | 2 | √ | 36 | 36 | |||||||
16 |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 | 36 | 36 | 0 | 0 | 2 | √ | 36 | ||||||||
17 | 生理學* | 72 | 60 | 0 | 12 | 4 | √ | 72 | ||||||||
18 | 組織學與胚胎學 | 36 | 36 | 0 | 0 | 2 | √ | 36 | ||||||||
19 | 醫用化學 | 72 | 72 | 0 | 0 | 4 | √ | 72 | ||||||||
專業課程
| 20 | 護理學導論* | 36 | 36 | 0 | 0 | 2 | √ | 36 | |||||||
21 | 護理學基礎* | 216 | 154 | 0 | 62 | 12 | √ | 108 | 108 | |||||||
22 | 藥物學基礎* | 144 | 124 | 0 | 20 | 8 | √ | 72 | 72 | |||||||
23 | 衛生保健* | 72 | 52 | 0 | 20 | 4 | √ | 72 | ||||||||
24 | 護理禮儀 | 54 | 54 | 0 | 0 | 3 | √ | 36 | 18 | |||||||
25 | 護理倫理學 | 42 | 42 | 0 | 0 | 3 | √ | 42 | ||||||||
綜合技能課程 | 26 | 綜合實訓 | 810 | 0 | 0 | 810 | √ | 78 | 60 | 60 | 276 | 336 | ||||
27 | 畢業考試 | √ | ||||||||||||||
總學時及學期學時數 | 3302 | 1666 | 88 | 1278 | 120 | 564 | 564 | 564 | 564 | 564 | 510 | |||||
周學時數 | 14 | 14 | 14 | 14 | 17 | 17 | ||||||||||
每學期開課門數 | 11 | 12 | 11 | 10 | 7 | 8 | ||||||||||
考試課課程門數 | 7 | 9 | 10 | 10 | 7 | 7 | ||||||||||
考查課課程門數 | 4 | 3 | 1 | 0 | 0 | 1 | ||||||||||
實踐教學的學時數占總學時數百分比 | 45% |
八、課程標準
根據本專業教學特點,重新制定課程標準,體現職業性原則、突出能力原則、可學習性原則、規范性原則、創新性原則,將職業道德與職業素質培養納入課程標準。
1. 語文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發展,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學生進一步提高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學文化素養,以適應就業和創業的需要。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
2. 數學
本課程是在初中數學基礎上,使學生學好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繼續學習所必需的代數、三角、幾何和概率統計的基礎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能力、基本計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數形結合能力、思維能力和簡單實際應用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3. 英語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開設,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使學生具備運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
4. 護理學基礎
護理基礎是護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旨在通過介紹護理學的發展歷程、護理基礎知識及基本護理操作技能,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護理學科,掌握基本護理操作,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專業課程打下堅實基礎。本門課程對護理專業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培養有重要作用。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訓使學生掌握常規護理操作,達到理論實踐結合的能力,幫助護理學生順利向臨床過渡
5.正常人體學基礎
正常人體學基礎是護理專業的醫學基礎課,是研究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正常形態結構、位置毗鄰、生長發育規律及其基本功能的形態科學,同時本學科兼顧了生理學、組織與胚胎學。是學習其它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的重要基礎課,醫學中1/3以上的名詞來源于解剖學,故本課程也是醫學各學科的先修課。對護理專業相關職業崗位的能力培養有重要作用。
通過理論學習和實驗使學生牢固而熟練的掌握人體解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正確使用解剖術語;同時培養學生自學、觀察、綜合判斷、思維表達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增強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九、教學實施建議
本專業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了以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和“如何做”為出發點,根據課程內容、學生特點及臨床護理工作過程設計授課形式,采用標準化病人、項目教學法、融入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角色扮演教學法、頭腦風暴式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融“教、學、做”為一體,營造真實臨床情境,使學生體驗護士角色,培養學生臨床思維意識。在改革教學方法的同時,還注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開發教學課件和影像資料,實現網絡資源和校內實訓中心面向學生開放,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十、教學評價建議
采用教學過程與目標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即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各類作業情況進行的評價;總結性評價,是在教學模塊結束時,對學生整體技能情況的評價。必修課程按百分制考評,60分為合格。合格必修課程按教學計劃學分標準計入畢業總學分。選修課程的評價方法,建議在教學中按學習情景(或任務模塊)評分,各學習情景(或任務模塊)評價標準參照各課程標準。各學習情景(或任務模塊)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制考評,并計入相應學分。各門選修課程結束時,根據該課程各學習情景(或任務模塊)累計所修總學分數,評定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級,作為該選修課程的考核成績計入學籍檔案,該課程各學習情景(或任務模塊)累計所修總學分數計入畢業總學分。評價過程中,應注意結合課堂提問、現場操作、課后作業、模塊考核等手段,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考核,并注重平時采分。同時強調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評價,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改變。
十一、實習實訓環境
舒蘭市職業高級中學校是一所公辦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目前學校教學設施基本滿足護理專業教學和實訓的需要?,F有實訓設備有心肺復蘇模擬人4臺、洗胃機4臺、吸痰機4臺、多功能護理模擬人12臺、靜脈輸液手臂等各種基礎護理技術模型,學生實訓課程基本達到轉段要求。到2019年10月我校新校區開始使用,護理專業將增加實訓教室和護理設備,護理實訓中有多媒體示教室(1間)、護理職業體驗區(1間)、模擬病房(1間)、基礎護理實訓準備室(1間)、婦嬰護理實訓室(1間)、模擬手術室(一套)。
十二、師資配備、教學團隊構建
1.專業帶頭人
本專業配置校內及校外專業帶頭人各一名,要求在本地區護理教育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能掌握國內外護理專業發展趨勢,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教學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強,能對本專業的建設與發展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引領本專業從專業定位、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及實踐條件建設等各方面不斷發展壯大。
2.專任教師、兼職教師的配置
(1)護理專業英語任課教師:護理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大學英語四級及以上,具備臨床工作經驗及教學經驗;
(2)公共基礎課程任課教師: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具備五年以上教學經驗;
(3)專業課程任課教師:醫學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具備臨床工作經驗及教學經驗,。
十三、教學管理制度
為保障教學質量,學校制定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管理等制度。《舒蘭市職業高級中學教學管理制度》(試行)、《教學常規檢查制度》、《舒蘭市職業高中強化課堂教學管理八項要求》、《舒蘭市職業高中“構建常規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舒蘭職業高級中學課堂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方案》、《舒蘭市職業高中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校級學科帶頭人評選方案》、《校學科帶頭人工作職責》、《舒蘭市職業高級中學“3+2”“3+3”銜接班學生管理辦法》、《舒蘭市職業高中關于近五年教師培養方案》、《舒蘭市職業高中名師工程培養方案》(2017-2020)。